欢迎访问怎么写呢范文网!

两项条规心得体会

春暖花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两项条规心得体会(精选3篇)

两项条规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组工干部, 如何更好的贯彻执行《条例》,使之成为新时期下全面从严治党地有力武器,我觉得要做到“三个强化”:

  一、强化学习教育。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一系列讲话精神,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主动接受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

  二、强化责任担当。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 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 时刻用党的纪律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要切实承担起执行《条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严格对照、大力落实,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要敢于开罚单、唱黑脸,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率先垂范。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我们应带头遵守《条例》、落实《条例》,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防微杜渐,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增强党性观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讲政治、讲学习、讲大局、讲贡献、讲风格、讲原则、讲团结、讲正派,踏踏实实做事,平平淡淡做人。

两项条规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号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1月24日上午,我在部机关专题学习会上系统地学习了这两个规定,对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有以下四点肤浅的认识。一是约束对象更加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仅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规范,且只针对廉洁从政方面,未能涵盖8700多万全体党员在廉洁自律方面的总体要求。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在对象上拓宽到全体党员,实现了对全体党员的全覆盖。二是内容更加详实。原《准则》共4个部分、18条、3600余字,修订后共8条、309字,篇幅一下子少了90%以上。原《条例》共3编、15章、178条、2.4万余字,修订后的《条例》共3编、11章、1.7万余字,新增、去除、修改条文比例高达近90%,有的章节达100%。这个“瘦身”手术,让新的《准则》和《条例》内容清晰明了,对全体党员,全方位规定了党的纪律,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明确的告诉每一位党员,什么是倡导的、什么是禁止的?违反规定将会受到什么样的纪律处分?三是时代特色更加明显。新《条例》增加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方面的问题,新增了违反生活纪律的处分章节。

  把政治纪律列为六大纪律之首,特别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纪条款,切实结合当前现实。四是规定更加严格。新《条例》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纪法分开、纪法各表”,纪律的归纪律,法律的归法律,使得纪律挺在了法律前面,比法律规定更加严格。比如增加了“不服从组织决定,违反民主集中制、随意传播政治谣言”等行为的处分。此外,在第114条首次提出了“党组织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或者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这个说法,可见执行过程中将会更加严格。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以《准则》和《条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做好以下三点:一要端端正正做人。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事才可能有正确的动机,才能使他人信服。二要踏踏实实做事。树立“组织工作无小事”的思想,高标准、严要求,严谨细致,规范操作,力戒浮躁,避免虚夸,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工作上务实、高效,生活上洁身、克欲,言行上慎言、慎行。三要认认真真守纪。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努力做到洁身自好。

两项条规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是24节气中的冬至。我听奶奶说冬至这天不吃饺子,会冻烂耳朵冻烂脸,所以今天大家都要吃饺子。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妈妈还告诉我: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冬至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